本文论述并比较目前移动平台所采用的主要的多核处理技术,重点介绍多核处理技术与意法·爱立信未来产品所采用的具有突破性的FD-SOI 硅技术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对比个人计算机市场,例证移动平台的单核处理器还有很大的性能提升空间,从软件性能角度分析,目前集中资源于速度更快的双核处理器比速度较慢的四核处理器更赢利。
此外,我们还将论述 FD-SOI 技术如何在相同功耗条件下提高双核处理器频率,以及如何扩展高能效工作模式,所有这些优势产生一个比异构和同构四核处理器更简单、更便宜、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多核处理器的问世是必然,而不是可以选择
多核处理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而不是人类可选的,在此重申这一点很重要。从历史看,当工作频率提高到芯片散热极限时,主流PC 机多核处理器开始问世。事实上,自硅技术集成初期到2003-2005 年间,在主流计算机中,工作频率提高和晶体管数量主要用于提升单核处理器的性能(见图1)。在此期间,应用软件的性能提升与硬件技术发展保持同步,日益增多的旧版软件无需做任何修改,导致计算机行业出现空前的增长。
只要可能,这个趋势就不会发生改变,直到芯片散热达到极限为止。频率提高而非晶体管数量增加是芯片达到散热极限的部分原因。在这一问题上,多核处理器被认为是连续利用数量不断增加的晶体管同时把功耗限制在可控范围内的唯一解决办法。虽然有悖常理,但是,单核处理器在假定频率时的功耗高于双核处理器在假定频率的二分之一时的功耗,这是因为处理器频率越高,所需的电压就越高,此外,动态功耗与电压是平方关系(图2 所示是简单的动态功耗计算式)。 大功率电感厂家 |大电流电感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