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经常提及物联网 (IoT)的新时代——数十亿的“智能终端”,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会把各种应用与设备都连接起来——嵌入式技术不再仅仅限于以机械方式生产基本商品。物联网是数据和控制自动化的时代,互连设备和节点收集信息并与智能系统进行通信,实时解决问题(例如当系统检测到无人在家时会自动调整恒温器)。嵌入式技术的本质便是将传感、处理和连接结合起来使IoT变成现实。
人们对功能性、连接性及便携性的需要呈指数级增加,而大众市场电池技术尚未能同步前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终端节点通常采用电池供电,需要具有极长电池寿命才能保证稳定可靠兼且保持较低成本。一方面能耗预算决定了新产品的最终设计,而市场方面又不允许制造商降低性能。设计人员面临的挑战是,必须以相同甚至更低的能耗预算实现更高的性能目标。
高能效的整体趋向
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产品需要满足用户的更多功能要求,而仅仅通过查看原始数据表上的数字来判断能效的方法已经无法提供充分有力的参考。能耗预算需要考虑“低功耗”,或者在提供特定功能时消耗了多少电流,此外,还需要考虑更多的要素“能源效率”或者说一段时间内的能耗。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查清楚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的耗电量是多少。
在嵌入式系统中,低功耗才是王道,目标是更高能效的通过多任务的管理去完成一个应用程序。这些任务通常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初始化阶段、控制阶段(其中可能包括数据采集、通信和控制)及计算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降低能耗的公式非常简单,用更少的能源和时间完成更多操作(能耗= 功率 x 时间)。要真正实现目标不只优化其中一个阶段,而是需要优化所有阶段。 大功率电感厂家 |大电流电感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