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主要原理性的问题如下:
1. 可控硅的控制只考虑到如何使它导通和延时,但没有考虑到它的关断。实际情况是,导通了就再也关不断了,除非关断电源。
所以,要从全波整流之前的交流端(12V有效值)为灯泡供电,要改用双向可控硅作开关,再加可控硅光耦以隔离控制双向可控硅的通和断。
2. 全波整流后的整流二极管是可以取消的。
3. 12V直流消耗不大,三端稳压器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可以不用,稳压管并联稳压(甚或减低稳压值),也能满足要求。
补充内容 (2017-4-4 23:03):
4. 靠三极管实现延时关断也是不靠谱的。共发射极三极管电路的输入阻抗是很低的,若要实现所需延时,则需很大容量的电容器,也带来为其充电的难度,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很差。采用运放搭建可重触发的单稳态电路或直接采用555电路,电容量不必很大,延时控制精确又稳定。
5. 光敏电阻等效电阻值都较大,并联于三极管的发射结回路中,其阻值变动的影响力(灵敏度)严重不足。放到集电结回路中是有益的。
补充内容 (2017-4-5 18:37):
6. 网友 8电子爱好者8 说的对。
我在前面说到的是可以取消全波整流后的整流二极管。在此思路下,得出了可控硅导通后不能关断的结论。
其实,在有那个二极管的情况下,隔离了滤波,可控硅是可以关断的。
谢谢8电子爱好者8。
7. 接前面的4,在三极管的集电结回路串接电容,用其慢速充电过程,也能实现较小电容量达到较长延时时长的目的。已经仿真。
8. 接前面的5,在三极管的集电结回路串接光敏电阻,实现动作灵敏,可调方便的目的。已经仿真。
9. 采用220V灯泡,交流220V直接供电,TRIAC作开关,过零光耦隔离控制,过零导通,延长灯泡寿命。已经仿真。
10. 如果愿意和允许,原12V直流电源改用电容降压方式获得,取消降压变压器。已经仿真。
仿真图(不包括麦克部分)整理后发布。
本帖最后由 JQ_Lin 于 2017-4-6 12:37 编辑
WA!刚刚想发图,才注意到楼主帖子标题里的【LED】!
楼主提供的两个电路图里用的却都是灯泡,被它引导到沟里啦!
因此才有交流220V、电容降压、40W灯泡、TRIAC、过零光耦的方案。
白费功夫了。发出来吧。
交流220V,电容降压,40W灯泡,TRIAC,过零光耦,延时关断时长约7.5秒。
不包含麦克部分电路,不想再花费时间了。
最好上图让大家看,你这样还需积分下载实在是浪费呀。
houjue 发表于 2017-4-1 20:13
最好上图让大家看,你这样还需积分下载实在是浪费呀。
您的付出是论坛的动力,感谢您一直支持!.
good
961442612 发表于 2017-4-1 20:56
补上原理图和自己连得电路图,感谢houjue的提醒
houjue 发表于 2017-4-2 18:17
1 这些软件是不能仿真麦克的,不如用一个开关来替代它;
2 可控硅上加的电压也偏低,且貌似可控硅也不能仿真的吧?
很不错
值得学习
很有用
961442612 发表于 2017-4-1 20:56
补上原理图和自己连得电路图,感谢houjue的提醒
不需要理由 发表于 2017-4-3 13:19
很有用
houjue 发表于 2017-4-2 18:17
1 这些软件是不能仿真麦克的,不如用一个开关来替代它;
2 可控硅上加的电压也偏低,且貌似可控硅也不能仿真的吧?
houjue 发表于 2017-4-2 18:17
1 这些软件是不能仿真麦克的,不如用一个开关来替代它;
2 可控硅上加的电压也偏低,且貌似可控硅也不能仿真的吧?
JQ_Lin 发表于 2017-4-2 18:55
楼主用一交流信号源代替麦克来进行仿真,是对的。只是它的频率没有往高的方向更改。
可控硅也是能够仿真的。
JQ_Lin 发表于 2017-4-3 13:23大功率电感厂家 |大电流电感工厂
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有效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