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轨迹是椭圆形状,因为电子旋转到导体内侧这一边时,有绕相邻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的排斥力作用,当电子旋转到导体外侧这一边时,有相邻极板的异性电荷的吸引力作用。
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速度由充电电源电压决定。
在放电时,电容本身并没有什么能量给高速运动的电子,它以充电时的速度脱离原子核的吸引经导线回到电容的正极。
此帖出自电源技术论坛
吸引力,椭圆形,原子核,电子,电源
“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速度由充电电源电压决定。
”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要是这么简单,那可太好了。
楼主先把自己的说法搞的自洽了再说,回去先重新学学高中物理和化学。
那篇“电压与电流速度的关系”也是贵著吧?两篇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文章。
在放电时,是谁,“它以充电时的速度脱离原子核的吸引经导线回到电容的正极”有点吞云吐雾的感激
波尔和雪定俄哭的死去活来
PowerAnts发表于2017-2-2712:18波尔和雪定俄哭的死去活来
波尔和薛定谔恐怕只会呵呵一下……
电子绕核的速度达每秒1亿亿圈,线速度1000公里/秒左右,电子的轨道具有不确定性,当然了,这属于量子力学才能解释了,就不抄大师的语言了.楼主自已去找来看就行了.微关世界和宏观世界有相似的地方,太阳系形成只不过几十亿年,地球绕太阳只不过转了百亿个圈儿,只相当于电子运行了1uS,请问谁能知道下一个1nS之后地球的轨迹?这就顺为地球的命运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万一闯进来一颗几百公里的小行星,地球就可能偏离目前的轨道,造过金星或火星,再度可能与金星或火星相撞.行星的轨道倒还好说了,电子的轨道因具有量子效应,下一个圈儿跟本就可能不在目前的位置上,而且在人们能观查的时间尺度上(其实也不是拍照,现在还没那水平,只不过是用试验证明罢了),电子出现在若干个不同的位置,呈云雾状.楼主有心的话,不妨计算一下库伦力的大小,看电子受外电场和核的影响那个大.
大功率电感厂家 |大电流电感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