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无论您身处何处,环顾四周时,很可能会看到有人正在使用便携式设备。无论是在家里、车上还是插入到计算机,USB供电的便携设备均需要采用智能方法确定正常工作以及充电所需的合适功率。由于便携设备种类繁多、USB端口千差万别以及可充电电池的特性复杂,2010年颁布的USB电池充电规范1.2版 (简称为BC1.2) 成为建立通过USB端口为电池充电的正确方式的关键标准。但是,即使有了BC1.2规范,有些便携设备制造商仍然采用专有的充电器,使得USB电池充电领域更为复杂。
本文讨论USB电池充电最新行业标准的推动力及其定义的技术规范,也给出了实现对各种专有便携充电设备进行大电流充电的USB端口的简单策略。
电池充电标准的迫切性——BC1.2规范颁布之前
USB得到广泛普及是因为其能够为外围设备供电。USB孕育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的目的是将外部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外置驱动器等)连接至计算机。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种便携式设备受到青睐,也同样需要为其供电。利用数据传输连接器供电的能力使得USB在便携式市场具有直接而显著的优势。
在2007年第一个电池充电规范颁布之前,尝试为电池充电本质上是一种冒险——结果非常难以预测。当2000年出现USB 2.0时,外设默认吸收100mA电流,除非明确协商将电流增大至最高500mA。如果总线上经过一段延迟后没有数据活动,总线将进入“挂起”模式,将允许吸收电流限制到2.5mA。如果便携设备的电池完全耗尽,尝试利用标准端口进行充电时,则只能可靠吸收2.5mA电流!
实际上,许多电子设备制造商并不严格遵守USB 2.0规范,在其提供的USB端口中不采用这些电流限值。有些(大多数)USB端口无论枚举还是持续活动都允许100mA电流;有些端口甚至提供500mA电流,而不考虑必要的功率协商。有些便携设备的应用要求超过100mA的电流,并错误假设USB端口总是能够提供500mA电流。 大功率电感厂家 |大电流电感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