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机器人理解人的语言?今天让我们听听科幻作家夏笳是如何为我们解读的吧!
1.机器人在科幻与现实中差距有多大?
很多科幻作品里的AI(人工智能)都可以具有人类的情感、意志和思想。这些AI或者善良而忠诚,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者冷酷无情,对人类充满恶意。这些类型似乎变成了一种套路,难以出新。其实,在当前的AI研究领域,依旧存在着许多人类可以轻松做到而机器却很难做到的事情。
2.如何才能真正反映AI的智能水平?
譬如说,在2013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来自多伦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赫科特·勒维克发表了一篇论文,对着名的“图灵测试”提出了批评和挑战。他认为类似这样的人机博弈其实并不能真正反映AI的智能水平。对于AI来说,真正构成挑战的是这样的问题:
凯特对安娜说“谢谢”,因为她温暖的拥抱让她感觉好多了。——是谁感觉好多了?
A、凯特 B、安娜
类似这样的问题,都是根据一种名为“代词回指”的语言现象设计的。要判断“她”究竟是指代谁,需要的不是语法书或者百科辞典,而是常识。这些问题涉及人类语言和社会交往的本质。恰恰是在这些方面,目前AI还远远无法和人类相比。
3.制造能正确“理解”人类语言的机器人有多难?
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制造一台能与人类下棋的机器人很容易,而想要制造一台能正确“理解”人类语言的机器人却很难。尽管今天,我们已经有了类似Siri这样的智能语音软件,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许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答案要么可以在网络上检索到,要么是由程序开发者“教”给它的。如果你问Siri一个简单却冷僻的问题,譬如“短吻鳄能参加百米跨栏吗?”,那么它恐怕只能给你一堆与短吻鳄或者百米跨栏相关的搜索结果。 大功率电感厂家 |大电流电感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