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针对传统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算法存在的幅度量化误差、相位截断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利用信号对称性+Sunderland构造对数据ROM进行压缩的方法,用来增大数据ROM的存储量,同时采用改进型相位抖动注入法抑制相位截断误差。硬件电路部分设计了幅频校正电路,对信号进行校正,保证了信号幅度的稳定输出。测试结果表明,信号发生器可以输出高速、稳定、低衰减、低杂散的任意波形,输出信号频率范围为1 MHz~30 MHz,幅度峰峰值为40 mV~6.7 V。
关键词: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任意信号发生器;杂散分析;延时抖动法;LC校正电路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字电视、通信雷达、航空航天等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号发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特殊场合,传统的信号发生器已经难以满足设计的需求[1]。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自问世以来,由于其具有相对带宽大、低成本、高分辨率和快速转换时间等优点[2]电感器的参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但DDS技术输出杂散多而且抑制不强成为限制其发展应用的关键所在。传统的DDS设计中,杂散抑制仅仅通过低通滤波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滤除部分杂散,但在某些高频信号中无法满足要求。文献[3]提出了利用信号对称性进行波形数据ROM压缩,虽然在根本上抑制了相位截断误差和幅度量化误差,但由于只能压缩到原有的1/4,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文献[4]提出了相位扰动技术来抑制相位截断误差,但是只对边带杂散有抑制,对底边的杂散抑制不明显。本文针对幅度量化误差和相位截断误差,应用基于对称性+Sunderland构造对数据ROM进行压缩,可以将其压缩为原来的1/12。同时设计了延时抖动法和LC校正电路对相位截断误差和幅度量化误差进行了有效的抑制。
1 DDS基本原理及杂散分析
1.1 DDS基本原理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DDS一般由基准时钟源、相位累加器贴片电感器生产厂家、相位调制器、波形存储器、幅度调制器、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LPF组成[5]。整个系统在相同时钟clk控制下,在每个时钟周期,频率控制字M与N位相位累加器进行1次累加运算。相位累加器输出的相位作为地址送到数据ROM表,寻址存在ROM的波形幅度量化值数据,然后输出,完成相位数据到幅度的变化,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处理后得到理想的波形。
1.2 DDS杂散分析
由于芯片资源的限制,导致数据ROM无法做到足够大,因此对幅度值进行了近似的存储,幅度量化误差就是由省略部分产生的。同时,因为要求产生的波形与幅度量化误差具有相同的周期,所以幅度量化误差不会引人其他的杂散。
由此可见,如果数据ROM多存储一位,信噪比就改善约6.02 dB。
也是因为数据ROM容量大小的限制,一般B取32位或48位,由相位累加器的高H位来寻址,这就导致舍去了L=B-H位,从而造成相位截断误差。
设信号S(n)为:
对l(t)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得:
综上所述,如果数据ROM舍位加一位,相位截断误差引起的杂散就会增加约6.02 dB。
由以上幅度量化误差和相位截断误差来源来看,对数据ROM的压缩可以增大数据容量一体成型电感 ,从而有效地对杂散进行抑制。本文又分别设计了延时抖动法来对相位截断误差进行抑制,在外围硬件部分设计幅频校正电路对幅度进行了校正。
2 杂散抑制处理
2.1 基于对称性的Sunderland数据ROM压缩法
2.2 延时叠加抖动法
实际DDS实现中相对于幅度量化误差相位截断误差影响更大,相位截断误差主要是由于误差序列的周期性造成的,相位抖动法就是依靠打破这种周期性及与信号的相关性,使其从离散谱变成连续谱,从而达到抑制杂散的作用。同时针对主频谱线的边带噪声,设计了延时叠加法,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从而达到抑制杂散的作用。延时叠加抖动法结构如图2所示。 大功率电感厂家 |大电流电感工厂